为何娃娃菜易得干烧心病?如何防治?

返回  资讯中心

为何娃娃菜易得干烧心病?如何防治?

娃娃菜是高原夏菜的重要作物之一,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干烧心病发生普遍,严重影响了娃娃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那么,为什么娃娃菜夏季种植容易得干烧心病?与品种有关系吗?怎么防治?董吉德等对甘肃张掖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看看他怎么说。


娃娃菜干烧心病的症状


田间调查发现,张掖市娃娃菜干烧心病的症状类型主要有 3 种,即干边型、卷叶型和腐烂型。

1、干边型出现干烧边病叶,叶片叶缘干枯,不向叶内扩展。

2、卷叶型嫩叶卷曲,边缘变黄褐色,叶片似纸薄,而且向内卷曲。

3、腐烂型叶片发病后就腐烂,伴随软腐病的发生。


什么情况下娃娃菜容易得干烧心病?


01

品种

不同的娃娃菜品种对干烧心病的抗性不同,据调查,金娃娃和春月黄两个品种较抗病;金皇后、黄宝宝和雅典娜三个品种表现为耐病;春玉黄品种较感病


02

茬口

露地娃娃菜夏茬容易得病,其次是春茬,秋茬发病较轻


因为夏季温度较高,降水较少,娃娃菜成株期发病严重;春季气温较低,幼苗生长缓慢,发病也缓慢;


秋季虽然幼苗期温度较高,但一般不会发病;9月进入莲座期,气温逐渐下降,适宜娃娃菜生长,植株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增强,成株期一般发病较轻。


03

种植密度

试验发现,种植密度为8500株/亩的娃娃菜在包心期比较容易感病,结球期田间郁闭,采光不良,植株之间养分争夺,结球后期发病率开始剧增。


6500株/亩和7500株/亩种植密度的娃娃菜在包心期之前都不易感病,包心期之后种植密度7500株/亩田块的病株率显著高于6500株/亩的田块。


04

氮肥施用量

氮肥用量过多容易发病。试验结果显示,每亩施氮45、60kg比施氮30、15kg的干烧心病严重,而且不施氮肥的田块感病最轻。


05

土壤全盐含量

0~20cm耕层土壤全盐含量越高,娃娃菜干烧心病越严重


当土壤全盐含量在0.229%以上时,干烧心病的病株率为31%~70%,说明该地区不适宜种植娃娃菜;当土壤全盐含量在0.229%以下时,病株率≤30%,较适宜种植娃娃菜


06

植株钙含量

植株体内缺Ca2+是导致干烧心病发生的生理因素,据测定,娃娃菜正常叶片中的Ca含量明显高于病株叶片。



干烧心病防治政策


从品种抗性、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茬口安排、土壤全盐含量和含钙微肥施用等方面综合分析,种植娃娃菜,应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如金娃娃和春月黄;种植密度宜在6500~7500株/亩之间;整个生育期内尽量控制氮肥施用量在30kg/亩下;最好在春茬和秋茬种植,避免夏茬种植在莲座期采用叶面喷施和土壤撒施的方法及时补充含钙较高的微肥;选择土壤盐碱较轻的地块,一般土壤全盐含量应低于0.229%。


一般娃娃菜干烧心病从莲座期开始发生,莲座期到包心期病害呈缓慢增长态势,包心期到结球期病害发生最为严重,结球期到成熟期病情基本稳定。这意味着莲座后期是娃娃菜干烧心病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注:本文摘自《中国蔬菜》2019年第4期“娃娃菜干烧心病流行规律及发病因子调查研究”;作者:董吉德、付江鹏、陈广泉、邢会琴